【地评线】江右时评:让“放”与“防”相得益彰

从4月8日零时起,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

武汉“解封”,是我国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标志,也是武汉人民“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象征。作为疫情防控主战场,武汉“解封”是根据疫情变化做出的科学决策、动态调整,传递的信号是因时而变、理性应对,而不是解除“警报”,也不意味着风险“消失”。我们要继续保持高度戒备,防控之弦、谨慎之心、警惕之意都不能有丝毫放松。

防控之弦不可无,松懈意识不可有。武汉“解封”,是根据武汉疫情防控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是因时而变、精准施策的理性选择。经过前段时间的努力,武汉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在这种情况下,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利于更好落实差异化防控策略,可以为复工复产创造更好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恢复释放更大动能。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战“疫”尚未全胜。要看到,离汉通道“解封”,不变的是公众仍在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工作生活,变的则是物理隔离的适当调整以及特殊群体的帮扶细化,防护意识决不能随解封“烟消云散”。在这个时候,任何松懈意识、疏忽大意,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功亏一篑。我们要继续绷紧思想这根弦,抓紧抓实疫情防控措施,避免“大意失荆州”。

谨慎之心不可无,麻痹思想不可有。武汉“解封”不是“结束战斗”,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我们对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仍当加强,谨慎的意识还要加倍。就武汉而言,医疗救治、社区防控和后续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其他地区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就全国而言,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复阳患者等出现,同样给疫情防控带来潜在风险;就世界而言,国际疫情快速蔓延,输入性风险压力增加;而病毒本身更是极其“狡猾”,我们对它的认知还不够“透彻”,依然存在很多“未知数”,我们必须保持谨慎之心,各项防控措施还必须落细落实,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要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把困难估计得再充分一些、把问题考虑得再透彻一些、把措施执行得再精准一些,确保在武汉“解封”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秩序“平稳过渡”。

警惕之意不可无,厌战情绪不可有。一篙松劲退千寻。从“封城”到“解封”,不代表我们可以喘气歇脚,也不允许我们有厌战情绪。若是因为盲目乐观、厌战懈怠造成疫情反弹,那就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越是接近胜利的时候,越要克服差不多、松口气的心理,要继续咬紧牙关,毫不放松抓紧抓好各项防控工作。特别随着一些限制性措施的渐次解除,人群流动逐渐恢复常态,加大了感染传播的风险,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连续作战、善始善终的意志不变,每时每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社区的“四必”原则要继续牢牢坚持:身份必问、体温必测、信息必录、口罩必戴。对武汉市民来说,要坚持非必要不出门,进出小区配合管理;坚持不聚餐、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要继续联防联控,实现机场、铁路、商务、卫健等部门无缝衔接,切实做到“解封”不“解防”。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穿过漫长黑夜,终于迎来“明媚”的春天。为了让这份“明媚”永驻,我们依然要高度警惕,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最周全的应对,让“放”与“防”相得益彰。

李全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