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 希望的春天——永新县芦溪乡春耕生产脱贫攻坚“两不误”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吉安讯(邹莎 记者彭南)风吹芳草绿,又是春耕时。来到永新县芦溪乡,一眼望去,水田波光粼粼、育秧棚秧苗碧绿、耕田机在的农田穿梭正忙,构成一幅迷人的春耕农作图,为夏粮的丰收描摹着底色。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成果验收年。为保障群众的“米袋子”,鼓足贫困户的“钱袋子”,芦溪乡创新方式方法,将春耕备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既保障夏粮丰收,又促进贫困户增收。

农民在田间劳作(芦溪乡人民政府供图)

农民在田间劳作(芦溪乡人民政府供图)

来到芦溪乡繁荣村,十几位农民分散在田间,有耕田的、有育秧的、有修整田埂的,其中就有贫困户贺炳桂、贺求光。“以前我们村都是种一季稻,现在响应国家号召,把两季稻种起来,5、6亩双季稻不仅够吃,还能增加2000-3000元收入。希望今年能有好收成,也为国家粮食丰收贡献一份力量。”他们一手忙着侍弄苗种,一边露出朴实的笑容。

春光不等人,芦溪乡乡、村、组三级干部全体出动,采用三对一模式,对辖区内冬闲田、油菜田、撂荒田、冷浆田、育秧田进行全面摸排,掌握辖区春耕生产情况,积极上门入户宣传早稻生产政策,登记早稻育秧情况,动员群众在冬闲田种上早稻。有好种子才有好收成,乡政府为未购买早稻育秧种子的群众进行统一采购,购置优质早稻品种陵两优722一万斤、再生稻万象优982一万斤,既推广了优质品种,又抢抓了农时。特别是根据贫困户实际,对有种植意愿的统一配发早稻种子,安排农技人员进行专业生产指导,充分调动了贫困户种植积极性,增加了贫困户收入,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成立合作社,育秧大棚春意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外流,村里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以及无劳力户、弱劳力贫困户,劳动力不足,双季稻种植成了难题。为此,芦溪乡创新思维,迅速对症下药,成立村级种粮合作社。种粮合作社人员由村干部、大户、贫困户组成,对无力种植双季稻的农户的早稻田,由合作社进行统一育秧、统一翻耕,统一管理。愿意种植晚稻的农户,待早稻收割后将稻田交还农户自己管理,无力种植的,获得土地流转费由合作社继续种植。同时,合作社在水稻种植中,耕田、育秧、除草、施肥等环节,优先聘请有意愿的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在合作社务工,实现产业就业双覆盖。截止目前,芦溪乡各村种粮合作社集中育秧142亩,吸纳贫困劳动力40余人,每人每日工资达120元。

种粮合作社集中育秧(芦溪乡人民政府供图)

种粮合作社集中育秧(芦溪乡人民政府供图)

现如今,站在芦溪乡古竹村的稻田旁,放眼望去,成片的育秧棚里已是绿油油一片,生机盎然,长势喜人,预计4月15日前后就可以移栽至大田。

创新“土政策”,贫困户和荒田齐“翻身”

芦溪乡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撂荒地实地调查,分析归纳、充分利用撂荒地,疏浚通渠,将水淹田变成了良田、旱田变水田,让撂荒地长出新的“绿色”,重焕田野生机。为充分整治撂荒问题,芦溪乡对摸排出的因外出务工、户口外迁、偏远贫瘠、零星分散等因素造成的300余亩耕地撂荒田,由乡政府兜底,统一免费流转村里有意愿种植的贫困户、种粮合作社,并配送种子,并给予30元/亩的奖励。有了惠农政策的大力扶持,贫困户参与了村里撂荒田整治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社园村的刘传朵夫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疫情影响今年没有外出务工。夫妻每天听到村里大喇叭播放的早稻种植的宣传广播,便寻思着干回老本行,可一想到承包的困难,心里还有些疙瘩,犹豫不决。乡村干部听到消息,立即找到他们夫妻,了解种植撂荒田意愿,讲解政府帮扶政策。有了乡村的支持,刘传朵有了主心骨,“有政府的帮扶,我们才过上脱贫致富的好日子,不管有没有补贴政策,需要我们种,村里的撂荒田我一定全部种上”,开始着手承包村里100多亩耕地计划。在政府好政策的激励下,社园村刘传朵夫妻承包了43亩的撂荒田,育了120斤的再生稻,繁荣村贫困户贺新成,承包了村里20余亩撂荒田并完成翻耕。随着干部群众齐上阵,“炮火连天抢生产”,荒田荒水正重焕生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