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基层调研要多往“冷门”走

“加强调研统筹,避免同一时间到同一地方扎堆调研”,近日,中办印发的《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对调研不能给基层增加负担提出了明确要求。

开展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掌握工作动态,了解政策落地效果,为决策提供参考的有效方法。俗话说:“客走旺家门”,出典型经验的地方,或工作受到肯定的单位,往往是调研的“热门”,容易引来扎堆调研,上级领导、同级单位,甚至邻近地方纷至沓来,使得这些地方疲于接待,汇报应酬应接不暇。

就调研本身而言,除总结好的经验外,发现问题与不足,查找事情的梗节,洞察矛盾源头因果,也是重要的功能目的。当然,调研常往“热门”走,也无可厚非,毕竟好的经验做法也需总结推广,以供大家学习借鉴。但调研绝非“颜值化”,只看光鲜漂亮的,不管面目可憎的。掌握工作存在的问题,查摆决策的疏漏,则非“热门”地方可寻,还得多到矛盾突出、经常受到批评的“冷门”。“冷门”地方是问题集中地,矛盾多发地,更利于发现问题查找不足。

然而,正是因为问题多,矛盾突出,以致“冷门”地方不受待见,成为避之唯恐不及之所。到这些“冷门”调研,既怕地方提出诉求,请求上级政策倾斜,让调研的领导费心难堪,又怕惹事上身,矛盾纠纷不能一问了之,问题不足不便置之不理,总得在方法政策上拍板支持。故此,“门前冷落鞍马稀”,领导干部不愿去调研,以致“冷门”越来越冷,问题越积越多,却找不到解决的“钥匙”,矛盾越滚越大,却寻不到化解的“妙方”。如此以往,不利于“冷门”地方社会建设,也不利于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调研总是奔着问题而去。“热门”地方应受青睐,“冷门”地方也不能成遗忘的角落。因为是“冷门”,存在较多的问题矛盾,所以更要多去调研。多在“冷门”发现因果缘由,多出谋划策寻找答案,有助他们化解问题、排开阻力,重整行装往前赶,也为政策修订调整归集资料。“冷门”地方要化解问题,改变后进状态,仅凭自身力量往往有限,需要借助上级组织的帮助。他们内心渴望组织关怀,希望领导常来看看,一起把脉会诊问题,共同为困难矛盾“开锁”。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深入问题,查摆实质问题的调研,是没有价值的素材。要多注重“冷门”地方,不怕面对问题,不畏困难矛盾,心往“冷门”想,人往“冷门”走,劲往“冷门”使,切实为问题多、矛盾大的地方“望闻问切”,找准病根处方用药,才能让发展“一个也不少”,“冷门”变“热门”,后进变先进,也有助于决策部署更加适应社会民生所需。

吴桂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