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改善民生设施 办好百姓实事 增进大众福祉

46

昌河农贸市场休闲区。(资料图)

0002

地下管廊外景。(记者 刘定远 摄)

00003

昔日的城中村变成了美丽的昌南湖国家湿地公园。(记者 刘定远 摄)

引 言

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做到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政策优先向民生倾斜、服务优先向民生覆盖,让每一个生活工作在景德镇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

什么是初心,对于党和政府而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永恒不变的初心。

“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做到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政策优先向民生倾斜、服务优先向民生覆盖,让每一个生活工作在景德镇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7月26日,市委书记钟志生在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如是说。

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用实际行动践行宗旨守初心。

大力推进棚改 百姓笑逐颜开

一直以来,景德镇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给城市“塑形”,又给城市“铸魂”——铸牢文明之魂、文化之魂、产业之魂、民生之魂。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决策下,下大力气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不搞剥皮开发;安置先行、配套到位,不搞本末倒置;政策公开、补偿公平,不与百姓争利。做到“征收谁、服务谁、改变谁、造福谁”,让棚户区居民的生活变得幸福起来。

据悉,从2016年起,景德镇市按照“大手笔、大格局、大规模”的要求,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约30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2016年,在原来申报3110户的基础上,景德镇市主动向省住建厅申请增加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4072户,总户数达到7182户,总改造面积91.06万平方米,比“十二五”期间五年任务的总和还要多出18.96万平方米。紧接着,景德镇市又谋划了2017年至2019年三年棚改规划,计划改造23156户、182万平方米。目前该规划已经基本完成。

回首2016年的“6·19”洪灾,西城区“城中村”棚改后的居民非常激动。他们告诉记者,之前居住地低洼,每次涨水都要被淹,现在党和政府帮他们安了新家,免遭洪涝灾害之苦。

改善医疗服务 就医更加便利

“现在的医院,整洁的环境、细化的科室,让看病流程、挂号时间、专家门诊安排都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差别,在景德镇看病越来越方便了!”7月24日,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周末他和妻子带着一岁半的女儿去医院看病,虽然当时病人特别多,但就在他找地方停车的时间里,妻子已带着孩子看了医生、交了费,就等抽血检查结果了,能这么快速、便捷的就医条件,全得益于他提前一天用手机进行了预约挂号。

过去,百姓到医院看病,挂个号,一大早就得排长队。交个费,楼上楼下来回跑,更别提做检查、办出入院手续了。看病难、看病累,曾一度成为隔在医患之间的“心墙”。如今,情况正悄然发生改变:想挂的专家号,在手机上就能提前预约;挂号缴费不用来回跑,缴费不需要现金,直接用手机扫一扫;遇见疑难杂症,患者不必出家门就可以请到上级医院知名专家前来会诊……

据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朱菁华介绍,近年来,景德镇市各医疗机构从预约诊疗、远程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等五项医疗机构服务制度和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医联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日间服务推进实现急慢分治、“互联网+”建设智慧医院、“一卡通”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等十项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入手,全方位满足医疗服务新需求,保证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在全市落地生根。其中,在预约诊疗方面,全市所有三级甲等医院实现了分时段预约就诊,预约时段精确到20分钟至1小时内。

优化教育资源 提升教育品质

年初召开的全市“两 会”上,启动中心城区2所学校建设,成为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市民热议的重点。作为向公众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新建学校颇受市民百姓的关注。在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也传出信息:中心城区9所中小学(幼儿园)即将完工交付使用,这其中,即将在今年9月开学的景德镇陶阳学校、昌江区实验学校,让这些温暖的文字化为了现实。

据悉,景德镇陶阳学校位于恒大名都小区北侧,占地100多亩,投资2亿元。学校规模为54个班,其中小学部36个班,初中部18个班,核定满额招生数为2700人。而作为与猎豹移动携手共建的景德镇第一所智能学校,昌江区实验学校被誉为未来校园、智慧校园。该校共有小学教学楼、中学楼、实验楼、科技楼、图书馆、风雨球场、办公楼、食堂等8栋教学用房。各类功能馆室,如科学实验室、音乐室、电脑室等一应俱全。毫无疑问,这两所学校的出现,必将进一步优化均衡我市的教育资源,满足更多孩子家门口上学的愿望。

谈论起景德镇近年来的大学校园,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景德镇学院新校区、江西陶瓷工艺美院新校区,其中,景德镇学院新校区从去年9月到今年7月,短短10个多月时间,该校就完成了华丽蜕变,一座占地约2000亩、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的国际化、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大学校园在一片荒坡丘陵上拔地而起,创造了“浮梁速度”。目前,新校区工程建设基本完工,配套设施基本达到交付标准,今年秋季即将迎来1.5万名师生入驻。

改造排污管网 疏通城市“血脉”

河流,一直被誉为城市的“血脉”。近年来,景德镇市积极开展“清河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以及消灭劣Ⅴ类水攻坚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综合解决城市内涝和黑臭水体治理,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雨污分流,污水不直排,水体不黑臭。

黑臭的老南河曾经一度受到东市区市民的诟病,针对老南河等地黑臭水体乱排放问题,景德镇市秉承“先截污,后治理”的思路,先是对老南河河道进行了清淤疏浚和岸线综合整治,从江西陶瓷工艺美院桥头处起,至景德东大道北侧蓄洪湖入口处,老南河河道全长2357米,已完成河道清淤6万立方米,极大地恢复了原河道过水能力。同时,加快整治老南河蓄洪湖及周边环境,通过构建生态驳岸,给水生植物和动物留出足够生长空间,着力打造了一个“河畅、水清、景美”的南河湿地公园。此外,为从根本上解决老南河片区污水收集和处理问题,我市展开了老南河截污干管建设及综合改造项目,投资2300余万元,建设截污干管总长约3.2公里,全部工程已完工。据悉,老南河还将启动综合改造项目水生态修复工程。

同时,景德镇市积极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构建一体化、集约化、多功能及可持续的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改变“重地上、轻地下”的局面,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通过实施雨污分流,雨水可以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则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既有效利用了雨水资源,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压力,又大大增强了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

如今,景德镇东市区、西城区均在开展雨污分流项目完善建设,目前在建的陶阳路雨污分流工程,将彻底做到控源截污,新建污水管道收集片区污水接入下游景德大道管廊污水舱,最终至西瓜洲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提高片区的污水收集率,杜绝污水直排。同时,雨水管和污水管分离后,雨水管直排将更加通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片区内涝问题。

夯实民生基础 描绘幸福蓝图

“景德镇各方面条件越来越好了,我现在就想在景德镇养老。”说这句话的江景生老人已经74岁了,祖籍福建的他已经逐渐习惯了景德镇的一切,如今,早上到国家森林公园晨练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而近期这里新增的色彩艳丽、由各式各样健身器材组成的户外健身路径更让他赞叹不已。

近年来,景东游泳馆、综合训练馆等体育场馆的兴建让大批市民受益,而今,随着健身路径等基层体育设施的建设,让更多市民真切享受到家门口的政策红利,一道道全民健身的独特风景正在形成。截至目前,我市全民健身体育路径覆盖率已近九成,基本实现了街道、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全覆盖。

随着“健步走·美生活·护平安”等活动的开展,路面见警率显著提高,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此外,今年一批新建派出所陆续投入使用,让我市公安基层基础设施的整体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脱贫攻坚”和“扫黑除恶”无疑是今年的热门话题,在打好脱贫攻坚战方面,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累计脱贫7067户17984人,完成14个省级贫困村的退出。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方面,截至6月底,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0个、恶势力团伙10个,查处涉黑涉恶“保护伞”23人,侵占国有集体资产资源专项清查得到中央督导组肯定。

民生之本亦是强国之基,随着一项项民生设施的投入,一项项民生政策的落实,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幸福蓝图已然绘就,值得期待……(来源:景德镇日报 余辉 王澄 陈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