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楼阁锁深闺,麦㙦正全力修缮古遗迹,让历史重焕生机!

在麦㙦镇晓坑村有座宋代古建筑---

魁星楼

修建至今已有950多年历史。

魁星楼矗立在晓坑老村的进村口,

楼门对着村庄,坐东向西,楼前有口池塘。

魁星楼正对面的池塘边有两棵古树,

一棵是古樟树,一棵是古枫树。

两棵古树就像两个卫士站立在村口,

守护着这座近千年的古建筑。

这座塔式的宋代楼阁,有10多米高,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四方飞檐翘角显得玲珑轻巧而又傲然屹立。底层为木柱式砖瓦结构,二三层为木架结构,瓦顶木櫺。整座楼塔由四根宏大的杉木圆柱直通塔顶,支撑着塔楼。立柱与橫梁都是木榫相嵌,不见一颗铁丁铁条加固而历经近千年风雨,古人高超的建筑技艺真令人叹服。

相传,魁星楼是晓坑宋氏后人为纪念宋氏始祖公宋玘而建造的。据晓坑宋氏族谱和新干县志记载:晓坑始祖公宋玘为宋德炎次子字子美,生于宋天圣六年(1028年),宋庆立八年(1048年)曾赴京师参加朝廷会试。

宋玘入住京师旅舍后,晚上梦到一紫衣和尚对他说:“你文才高第,应当考第,只可惜不能长寿;如若立即返乡不赴试,可延寿百岁”。梦醒后,宋玘幡然南归乡梓,放弃参加考试。

回乡后,乡亲推举宋玘做了教书先生。他倾其家财开办学堂,吸收周围乡里孩子入学。由于他学问深厚,教学有方,在当地获得了很高的声 誉。他在教学的同时还功读诗文古籍,是当时新淦诗文博学的才子。

恰在此时,王安石(号王荆公)的父亲王益正好在新淦任知县。王安石来新干看望父亲,故有机会和同样有诗文爱好的宋玘相识,两人一来二往由相识到相知,经常在一起和韵吟诗,共研文法,在《王荆公集》里还收录了王安石与宋玘的和韵诗文。

而宋玘也因子孙以明经博才,荣登了仕宦官职,朝廷则赠封宋玘从六品员外郎,敕赐大儒硕彦先生,最终又赠封为五品荣誉朝奉大夫官位。明洪武初年(1068年)宋玘的后裔子孙宋义(字一俊,号冰壶子),时称“梅溪草堂诗痴”为传承祖先宋玘的博朝文才,特在故村口修建了魁星楼。

自古魁星是主宰中华诗文兴衰之神,故在底层正厅塑了魁星像座,晓坑宋氏子孙更是认为宋玘的诗文能在宋代与王安石和韵相赋,正是魁星给晓坑宋氏赐之以福,故后人又在二层楼图取名为“文昌阁”。

二楼正厅供奉着文昌君的神像,二楼两厢房则存放着宋玘阅读过的古籍、留下的诗文稿卷以及作为文人聚会的场所。三楼取名为“梅溪堂”。存放着历修五梅谱牒,并设有“听松涛”、“览冬雪”“望明月”、“迎紫阳”“四面观景台。

1000余年的晓坑老村历经变故,现全部移居在旁边开阔的田垄里,分成了两个自然村,一个叫晓坑村,一个叫厚溪村。古人远去,只有见证晓坑村千年风雨变迁的魁星楼尚在。但如今的她像个风烛残年的老者,由于风雨侵蚀,年久失修破损非常严重了。

晓坑村委会主任艾雪云带记者参观魁星楼时,说:“当年建魁星楼,是宋氏后人纪念宋玘勤研诗文,开办学堂报效乡里的“荣耀楼”。去年,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晓坑村积极筹措资金,正在重新修缮。”

魁星楼

不只是一村一族的“荣耀楼”,

也是启发后人勤于学习的“劝学楼”

更是本地建筑艺术和人文历史的“文化楼”

它是能体现本地文化底蕴,

提升本地文化品位的历史遗迹。

对魁星楼加予修复和保护,

是文化延续的需要,

更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群众的期盼。

=================================

来  源:微新干

编  辑:刘  婷

编 审:李洪林 罗小敏 肖小龙

监   制:李洪林

(新干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来源:手机江西台 

编辑:刘星晨

审核:夏侯寅

终审:许祖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