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城子镇:红色传承引领绿色发展助乡村振兴

新闻热线:0792-8102018、13870268411  爆料邮箱:1813132791@qq.com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谢凯汪子峰黄恩群、记者周学军)“赤湖鱼,烤烧饼,芦苇荡里袭敌人。”漫步在红军步道上,耳边萦绕着赤湖民谣,听赤湖老乡的讲解,细看着红墙上的红色标语、红色小故事,把人们带回往昔的峥嵘岁月。这里是九江市柴桑区城子镇彭湾村,红色名村。

柴桑区城子镇人民政府供图

(柴桑区城子镇人民政府供图)

近年来,彭湾村以推进“三化”建设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红色传承、绿色发展、兴村富民”思路,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建设红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红色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弘扬红色文化、创建幸福名村,让这片红色热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

浩浩长江南岸,淼淼赤湖湖畔,曾驰骋一支打击恶霸豪绅、反动势力,保障中共长江九江段水上运输的地方武装——赤湖游击队。

根据柴桑区发布提供的相关史料,1929年春,按上级指示“红军游击队必须从山区向长江沿岸扩展,以控制长江,切断敌人水上交通命脉”的指示精神,九江中心县委以赤湖暴动队伍骨干为基础,组建赤湖游击队,开辟了以赤湖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游击队成立后,先后在瑞昌、港口、黄梅等地发动或参与大小战斗10余次,打通了长江南北水上通道,有力壮大了革命声势,队伍也由成立之初的40余人、30余条枪,发展到200余人、100余条枪,覆盖200平方公里,与赣北岷山革命根据地互为崎角之势。

两年艰苦卓绝的战斗,铸造出一支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红军火苗。

1930年,赤湖游击队整编为红八军第五纵队,后改编为红十五军,现为人民解放军12军某部;培育出一批为党和人民服务的高级人才,原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桂蓬即是从赤湖游击根据地走出来的领导;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张贤思、桂家鸿两家10余口被靖安团用绳子串起来推入长江溺水而亡,根据地创始人汪仲屏为了转移同志献出年轻生命,年仅18岁的胡光灿为根据地发展而英勇牺牲等。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烈士名录上记载的就有20多名。

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利的地理资源,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场所。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此组建了赤湖武工队,建立赤湖抗日游击区,为抗日胜利贡献了赤湖力量。这便是流传在赤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红色革命故事。

建设红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

新时代里,彭湾村紧紧围绕红色资源,修缮改造赤湖游击队指挥部旧址、赤湖革命烈士纪念塔、红军宣传墙、红军步道、红军小广场、红军小渔船、红军小会堂、红军耕地体验园等,培育红军故事讲解员、宣传员,讲好红色故事,力争将赤湖打造成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柴桑区城子镇人民政府供图

(柴桑区城子镇人民政府供图)

赤湖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位于村口,是一栋五间民房,修旧如旧。门口悬挂着楹联,正堂房梁上镌刻着四个毛体大字——光明正大,正面悬挂着赤湖游击队活动地图和工农红军军旗,两边分别悬挂着赤湖游击队简介、主要负责人介绍、战斗经历、城子镇籍游击队烈士英名录等。

两侧展柜中分别陈列着游击队的党史资料以及战斗使用过的土铳、大刀、鱼叉、长矛等文物。进门右前房为指导员汪仲屏住室,展柜里展示了他使用过的犁器、砚台等;右后房为队长程世旺住室;左前房为作战指挥室,墙上悬挂着党旗和游击队指战员们部署作战的场景图片;左后房为港口区委书记邓必魁的住室。四个房间中的桌子、煤油灯、蓑衣等物品都是按照当时的场景原样陈列布置,还原游击队指战员们的生活、指挥、作战场景。

旧址右前方有个可容纳约200人的小广场,据传是游击队集中操练的地方。广场周围布有红色文化喷绘,讲述一个个感人小故事。

旧址门前有一条红军步道。沿步道南走,首先进入小红园,红园草坪平坦柔软,绿树成荫;红园西边有个小池塘,一只红船游荡于水面;红园东边是个小红堂,为游击队员开会学习场所,也是今天学习参观者开展座谈讨论的地方。沿着红军步道两边还有红墙、红画等,红军步道直通红色耕地体验园,这是游击队员开展生产运动,实现自给自足的地方。

强化红色理念、坚持绿色发展

彭湾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种植为基础,以农产品采摘和农产品加工等为补充,带动红色体验、红色旅游等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壮大农业产业。

柴桑区城子镇人民政府供图

(柴桑区城子镇人民政府供图)

按“农村无闲田、农民无闲人、农业无淡季”原则,将当年赤湖游击队开垦过的农田打造成“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园里种有红心火龙果、牛奶草莓、红美人果冻橙、黄桃等水果,不论四季,随时都能在园里享受到采摘的乐趣。

“赤湖鱼,烤烧饼”,红色革命好食品。为了品味“红色味道”,留住“红色记忆”,彭湾村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农业有机结合,高标准规划建设了红色文化教育园、湖滨休闲娱乐区、乡村旅游体验区等产业文化园区,大力推进农业种植、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三产融合发展。游客不仅能够在乡村旅游体验区体验农耕时的艰辛、农收时的快乐,还能在农家乐品尝到原汁原味的“赤湖鱼,烤烧饼”。结合梦里水乡农家乐庄园,村里还打造了集休闲垂钓、娱乐观光、水上乐园、餐饮住宿“一条龙”服务的200亩赤湖湖滨休闲娱乐区。

听红色故事、尝农家美食、采鲜美瓜果、赏湖滨美景,红色文化与绿色农业产业在小小的彭湾村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弘扬红色文化、创建幸福红村

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彭湾村按照“家家有股份、人人有活干、年年有分红,村庄田园化、农民工人化、教育常态化”思路,推进红色教育、绿色生态、金色服务等工程,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紧紧依托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契机,将长江绿色生态景观、赤湖观光休闲旅游、赤湖红色文化三者相结合 ,植绿建景修步道,农人前面走、黄狗身后随,既留住了“乡愁”,又不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在这里,红色文化、蓝色天空、白色江水与绿色植被交织生辉,营造出景在村中住、人在景中游的长江“最美岸线”,不管是散步亦或小憩都令人神往。

(柴桑区城子镇人民政府供图)

(柴桑区城子镇人民政府供图)

通过实行土地等资源入股,将全体村民紧紧团结在一起,通过红色传承、绿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2019年,彭湾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8万元。与此同时,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提升道路、亮化村庄、完善教育卫生条件,实现“人虽村中住、身同在城中”。组建老年歌舞队、老年教学队,开展金色志愿服务,推进文明进村庄,欢乐进家庭,有效提升农民幸福感。

良好的人居环境、和谐的邻里关系,不仅吸纳八方游客,也吸引外流人员返乡。仅去年,城子镇彭湾村就成功吸纳外来游客2000余人,吸引返乡200余人。

来源:手机江西台

编辑:刘星晨

审核:夏侯寅

终审:许祖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