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曾敏行家族籍贯的争议

南宋前期文人、《独醒杂志》的作者曾敏行是吉水县八都镇兰溪村人,此观点自古至今并无争议,按常理说他的儿子、侄子自然是吉水人。但是,雍正《江西通志》卷73中说曾敏行次子曾三聘是峡江人,侄子曾三复是新干人,且附有一句按语“以为吉水人者,皆讹”;历代《峡江县志》也说曾三聘七兄弟是峡江人;而历代《吉安府志》和《吉水县志》中都说曾三复、曾三聘等是吉水人,这些说法孰对孰错呢?笔者依据《宋史》、雍正《江西通志》、万历《吉安府志》、同治《临江府志》以及光绪《吉水兰溪曾氏族谱》等文献的相关记载,就曾敏行家族籍贯问题的争议作简要探考。

一、吉水兰溪曾氏

说兰溪村曾氏,首先要说到江南曾氏始祖曾据。曾据,字恒仁,山东武城人,曾点19世孙,世袭都乡侯,后因功封关内侯。公元5年,王莽篡汉称帝,国号新莽。曾据对王莽篡权改朝的行为极为不满,以在新莽朝做官为耻,于是率族人2000人从山东武城出发,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南迁至豫章郡,最后定居于庐陵县吉阳乡,还写下彰显正气的《南迁记》。曾据去世后,安葬在今八都镇兰溪村西面2公里处。

据光绪二十二年(1896)编修的《吉水兰溪曾氏族谱》载,曾据16世孙曾丞生活于唐代,官司徒之职,掌管土地方面的事务。他有三个儿子,后来繁衍为三派,即长子曾珪为吉阳派,居住地是吉水;次子曾旧从吉阳迁往今永丰、乐安一带,为云盖派;曾略从吉阳迁至抚州,为南丰派。但是,云盖派曾旧的孙子曾广因为乏嗣,于是将吉阳派裔孙曾国俊过继,后来他的一部分裔孙又迁回吉阳。八都镇兰溪村的开基祖叫曾宗,是曾据24世孙,原居住在赣江畔住歧村,后随儿子曾肃从住歧迁往兰溪村开基。又繁衍4代到曾君彦,生有二子,长子叫曾光远,即杨万里好友曾伯贡的爷爷;次子叫曾光庭,即曾敏行的父亲。曾光庭历官东安县主簿、零陵知县等职,因儿孙众多,后来他从兰溪村迁出,选择村西南6公里处的南华村开基,村名另有兰华、兰花、南花等别称。

明初时兰溪曾氏续修族谱,曾光廷的裔孙大多数是续在云盖派下,少数人是续在吉阳派下,而曾光远的裔孙全部续在吉阳派下,这些变化致使当今兰溪、南华村曾氏支系相对较为复杂。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吉安府学教授、临川进士曾正本应邀撰《曾氏续修谱序》说:“吾于吉水兰溪之谱有感焉,予与兰溪同宗也。吾祖都乡侯据公,自西汉末耻仕新莽,南徙庐陵吉阳乡……始祖宗公居住歧,子肃公由住歧迁兰溪……因旧次子广乏嗣,以珪四房晖之子国俊出继为广后。国俊,原珪之孙、晖之子……然既出为广之后,自当承旧为云盖,以不没为人后之义,而本生不得而有焉。”

二、曾敏行家族籍贯的争议

1、吉水人曾敏行为何会与峡江县籍有牵连

曾敏行(1118—1175),字达臣,自号浮云居士,又号独醒道人、归愚老人,因著有《独醒杂志》而闻名史册。曾敏行有5兄弟,他排行第五,长兄曾敏逊即是曾三复的父亲。曾敏行从小聪明颖慧,才思敏捷,十余岁就开始攻读经史,经常与人评古论今。不幸的是,他20岁那年与四哥曾敏学因为一场事故而失去右臂。按照古代惯例,身体残疾者,不能科举入仕,于是曾敏行以苏轼的“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为信条,放弃举子业,外出游学,立志做一名侠隐之士。后来他将漫游期间的“凡所见闻,皆笔于册”,写下大量的笔记资料,最后编成《独醒杂志》一书。大诗人杨万里曾为该文集作序,尤袤称赞他是“以文学行义,有声江西”。

关于曾敏行的籍贯,他本人在《独醒杂志》卷7中说:“江西之曾居庐陵,尤多散在诸邑,若太和,若安福,若何原,若松江,若睦陵,派别枝分,不可尽纪。予家在吉水,盖自为一族。”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亦载:“《独醒杂志》十卷,宋曾敏行撰……又曰归愚老人,吉水人。吉水属庐陵郡,故又自题曰庐陵。”

那么,曾敏行的七个儿子为何会与峡江县籍有牵连呢?笔者特意赴八都兰溪村、峡江玉笥山找老人们访谈,据说是因为曾敏行晚年信奉道教,而玉笥山被誉为“第十七大秀法乐洞天”、“第九郁木福地”,所以经常去玉笥山论道。笔者翻阅《独醒杂志》,它共有10卷255条,其中关于玉笥山的记载至少有8条,可见他对玉笥山确实是情有独钟。另据光绪《吉水兰溪曾氏族谱》中“敏行”条载:“公葬新淦玉笥乡十一都上盖狸坑。恭人葬七都湖山。元至大戊申冬,公坟左右有盗葬者,五世孙告官,断迁公。先购得龙城毛神童居址,遂迁居焉。”可见曾敏行去世后是安葬在峡江玉笥山下。他的次子曾三聘、四子曾三变、六子曾三异等均是朝廷命官,必须辞官回乡丁忧和护墓,于是兄弟们在玉笥山下的“馆市”建房居住,但曾敏行的妻子谢氏仍是葬在吉水七都。元至大元年(1308),因为曾敏行墓旁的盗葬问题,其五世孙报官裁定后才迁回八都龙城改葬。“龙城毛神童”即是毛君卿(1043—1118),字公弼,七岁中童子科,其居住地址是在今八都镇院背村黄铜坑西南1公里处,即毛泽东祖籍地原址附近。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曾敏行晚年因常去玉笥山论道,去世后也是葬在玉笥山下,元代中期才迁葬于八都龙城。于是作为吉水人的曾敏行,他的7个儿子不可避免地与峡江县籍有了关联。

2、曾三复为何会有新干县籍之说

曾三复是曾敏逊次子,曾敏行的亲侄子,字无玷,乾道六年(1170)进士,曾以贺正旦使身份出使金国,历官太府丞、池州知州、常州知州、监察御史、刑部侍郎等。因他性格耿介,耻于拉关系,所以升官较慢,《宋史・曾三复传》结尾句即是“其没也,士论惜之”,可见世人对其才能被湮没多有惋惜。

关于曾三复的籍贯问题,庐陵名贤胡铨曾为其父曾敏逊撰作《德兴县尉曾修职墓志铭》:“公讳敏逊,积臣字也,其先金陵闻宗。五季乱,有避地至吉之吉水者,家焉。”按常理曾三复的县籍自然是吉水,那为何又有临江人的说法呢?据光绪《吉水兰溪曾氏族谱》中“三复”条载:“官至中奉大夫、清江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年六十二,赠少师,析居安溪,号石溪。”

众所周知,古代有公、侯、伯、子、男5种爵位,如杨万里曾被朝廷封为庐陵郡开国侯。新淦县作为江西18个古县之一,肯定是早已被封赠,而临江军是北宋淳化三年(992)才设立,辖管清江(今樟树市)、新淦、新喻3县,元代时称临江路,明清时称临江府,峡江县于明嘉靖五年(1526)析新淦而设立,自然是划归临江府管辖。既然曾三复被朝廷封赠为“清江开国男”,那么获封后必须要迁到封地去,“析居安溪”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他和子孙的县籍自然要转变为临江籍,所以元代《宋史》编纂者持“曾三复是临江人”的观点是正确的。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总督河道右副都御史、抚州人周孔教应邀作谱序说:“今考其各裔乔迁之地址,若吉水之兰溪、南华,皆(曾)欢之后焉。而庐陵之锦源、新圩,乐安之大陇,临江新淦之润陂、午陂、荷莲塘、璜潭,清江之黄桶桥,又自兰溪徙也。”可见曾三复的后裔在新淦、清江县繁衍较快。

此外,雍正《江西通志》对“曾三复是峡江人”的观点也是持否定态度的,如卷73中还附有一句按语:“按,曾三复,人物志以为峡江人者,讹。”这里需说明的是,笔者曾四处打听“安溪”到底是在今樟树市、新干县或峡江县何镇何村,一直没有结果,但依据雍正《江西通志》的相关记载,安溪应是在今新干县境内。故笔者认为,曾三复是吉水人曾敏逊的儿子,他出生并成长于八都兰溪,且是以吉水县籍参加解试和省试的,说他是吉水县籍并无任何不妥;但他晚年被朝廷封赠为“清江开国男”,他和子孙均已迁居安溪,说他是临江人也合情合理的,且他的子孙不宜再说是吉水人;但也不能因为其堂弟曾三聘有峡江县籍,便说曾三复也是峡江人。

3、曾三聘为何会是峡江县人

曾三聘(1144—1220),字无逸,乾道二年(1166)进士,曾敏行次子,历官赣州司户参军、郢州知州、郴州知州等,《宋史》卷422有传。关于曾三聘的籍贯问题,雍正《江西通志·选举志》卷50载:“曾三聘,吉水人,林志作峡江人。”但卷73《人物志》之后附有一段按语:“按,曾三聘,三复之弟,其为新淦人,史传甚明。《人文纪略・正气录》以为吉水人者,皆讹。人物志既以为吉水人,又以为峡江人,两处重见者,尤讹。”可见曾三聘的县籍问题,在清代初期就有较大争议。即使是同一部地方文献(如雍正《江西通志》),不同卷数中的说法也不一致。

其实,因曾敏行被安葬在玉笥山下,曾三聘出于丁忧和护墓的需要,确实与兄弟们一道在玉笥山下的馆市建房居住。光绪《吉水兰溪曾氏族谱》中“三聘”条载:“公尝迁居新淦,号冈南牧夫,又号存存,故今临江亦祀乡贤。”曾三聘去世后,安葬地点也是选择峡江县境,“公葬新淦善政乡二都郎中冈海螺形”,清代的善政乡共管辖2个都,即今峡江县福民及水边沿河一带。明嘉靖五年(1526)设立峡江县后,曾三聘又由新干县籍变为峡江县籍。

故笔者认为,曾三聘是曾敏行次子,在吉水县出生并长大,说他是吉水人也无任何不妥,所以历代《吉安府志》和《吉水县志》中均有《曾三聘传》;但是他中年时就已迁到玉笥山下居住,去世后安葬在水边镇,且其子孙仍在峡江县居住,《宋史》中说他是新淦人的观点也是正确的;雍正版和光绪版《江西通志·选举志》中均将他写作吉水人,侧面印证他极有可能是以吉水县籍参加进士考试的,故光绪版通志《人物志》将他写作“临江新淦人”之后,还特意标注:“三聘仍入吉水为准。”此标注应是光绪版《江西通志》编纂者对曾三聘籍贯争议问题的一种解读。

4、曾三异是峡江县籍吗

曾三异(1146—1236),字无疑,号云巢,曾敏行第六子。雍正《江西通志》卷73中有《曾三异传》,并未标注他的县籍是哪里。但是,明隆庆版《临江府志》卷12中将他列为临江新淦人,清朝历次修《峡江县志》均将他列为峡江县人。

笔者则认为,不能因为曾三聘有峡江县籍之说,就理所当然地说其弟曾三异也是峡江人。理由有:第一,光绪《吉水兰溪曾氏族谱》中“三异”条载:“公请祠别构南华,今桥头是也。年八十六而殁,葬大陇。”请祠是宋朝廷对年老或贬职官员任命的一种祠禄官,不理政事,仍会给俸禄,以示优待。别构,即是另外开基或另造新房之意。可见,曾三异年轻时是在八都南华村居住,中壮年时因丁忧曾在新淦县玉笥山下居住,年老致仕后又选择八都南华重新建房居住,去世后葬于大陇。第二,雍正《江西通志》卷21载:“龙城书院,在吉水县七都,宋曾无疑建。无疑,名三异,尝与朱子论揲筮之数学者,称云巢先生。”吉水七都,是指今双村镇连城至八都镇南华一带。假如曾三异仍在峡江县馆市居住,他必定会选择玉笥山下建书院。反之,他在吉水七都建龙城书院,表明他确实已迁回八都镇南华村。第三,至今为止,没有任何史料可佐证曾三异或其他六兄弟是以新淦县籍参加科举考试的,假如有则可以说他们是新淦(或峡江)县籍。

又如,曾三异长子曾宏迪,字幼说,嘉定十六年(1223)中进士,历官起居舍人、集英殿修撰、建宁知府、兵部侍郎等。雍正《江西通志》和万历《吉安府志》中均将他列为吉水人,但《临江府志》仍将他列为峡江县人,《新淦县志》中标识为“三复(从)孙”,《峡江县志》中标注为该县“馆市人”。笔者认为,曾三异晚年已在八都南华村“别构”定居,去世后葬于吉水大陇。曾宏迪既有官员身份,又是家中长子,必须辞官回乡丁父忧并护墓,不可能再去玉笥山下的馆市居住,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孝,所以说临江志、新淦志和峡江志将曾宏迪列入的做法值得商榷。

5、为何曾三英也有峡江县籍之说

曾三英是曾敏行第七子。关于其县籍,同治《峡江县志・文苑》载:“曾三英,字无愧,种学绩文,与兄三异齐名。”另,元代《文献通考》卷200中也说曾三英是临江人。雍正《江西通志》卷73中虽然录有曾三英的介绍,但未交待曾三英的县籍是哪里。

据光绪《吉水兰溪曾氏族谱》中“三英”条载:“号月窗,有《南北边筹及所编》《蒙史》。娶教授彭大年女,年七十一而殁,赠朝散大夫……公先卜筑林塘,暮年自龙城徙居之,卒葬九都都烦州。”那么“林塘”是在哪里呢?据光绪《吉水县志·地理志》卷3载:“第七都:连城(可继谢氏)……林塘(和乐宋氏、忠武高氏、霖楫傅氏)。”可见林塘是在吉水七都。而“九都”是在今八都镇兰溪和邓家村一带,由此可以揣测,曾三英及其儿子还是希望安葬在祖居地附近,以满足古代文人叶落归根的心愿。故笔者认为,曾三英年轻时确实随兄长在玉笥山下住过,但晚年时先是选择七都林塘开基建房,接着从八都镇龙城迁出去,去世后又被安葬于吉水九都,决不能因为其二哥曾三聘有峡江县籍之说,就说他也是峡江县人。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早在清初之前,曾敏行家族的籍贯问题就有较大争议。曾敏行、曾敏逊五兄弟全是吉水县籍,这在当今学界应无任何异议。曾敏逊次子曾三复尽管是吉水人,但因晚年被朝廷封赠为“清江开国男”,《临江府志》中说他是新淦人也符合历史真实,说他是峡江人则有不妥。曾敏行次子曾三聘尽管也是吉水人,但他后来迁居玉笥山下居住,去世后安葬在馆市附近,其子孙仍居住在峡江,说他是新淦或峡江县籍也符合史实。曾敏行四子曾三变、六子曾三异、七子曾三英等尽管年轻时都在玉笥山下住过,但晚年时均携子孙迁回吉水七都、八都建房居住,去世后均安葬于吉水,再说他们是临江(或新淦、峡江)人则明显不妥。

供稿:杨巴金

编辑:李强

审核:夏侯寅

终审:许祖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