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纵横将军魂——记江西籍开国将军萧华

他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他是英雄史诗《长征组歌》的作者。他叫萧华,1916年出生于兴国县潋江镇一个贫苦工人家庭。6岁开始就读于兴国萧氏宗族学校赤墈小学。

自古英雄出少年,萧华从小就立志报国救民。一次老师布置作文,让大家写《将来的我》,很多同学写:将来的我要升官发财,光耀门楣,而萧华却在作文中写道:将来的我要打倒军阀、铲除列强。

1929年4月,毛泽东来到兴国,举办了一期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年仅13岁的萧华是这个训练班年龄最小的学员。

1930年3月,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兴国,萧华当时已是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他来此向毛泽东汇报工作,两人聊到了深夜。

毛泽东离开兴国不久,萧华就接到了调他去红军工作的通知,由于新的团县委书记还没有到任,他一直工作到6月份才去报到。临行前夜,萧华心潮起伏,彻夜难眠。天没亮他便悄悄离家踏上征途。然而,全国解放后萧华回到家乡,却再也没有见到母亲。原来母亲早已在游击战争中牺牲。面对青山,萧华潸然泪下,写下一首诗《哭严招胜》,献给亲爱的母亲。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8岁的“少共国际师”政委萧华告别根据地的父老乡亲,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坚定执着的信念、艰苦卓绝的斗争、感天动地的牺牲……这场宏伟壮丽的英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里的无价之宝,是所有经历者永不磨灭的记忆。30年后,因病在杭州西子湖畔休养的萧华提起笔,以诗词的形式全景式描写长征。几个月的艰苦创作中,当年从未流泪的他想起那峥嵘岁月,情难自已,稿纸常被泪水打湿。经过近十次的修改,最终完成了这部不朽史诗。

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华奉八路军总部指示,率领一批干部开赴冀鲁边,组织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萧华任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当时,沈鸿烈是国民党的省长,看不起萧华这个娃娃,面对沈鸿烈傲慢的态度,萧华与他斗智斗勇,最后把沈鸿烈斗得哑口无言,由此萧华这个“娃娃司令”的美名也就此传开。

在20年的革命战争中,萧华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为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对现代化国防军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工作建设,作出了重大建树。

模范兴国,这个当年只有25万人的赣南县城,就有9万多人参军参战,牺牲的烈士共5万多名,仅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红军指战员就有12038人,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位兴国籍将士倒下。可谓是“万里长征路,里里兴国魂。”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

编辑:张春风

校对:饶蓓

审核:张声

监制:黄志勇

来源:手机江西台

编辑:刘星晨

审核:夏侯寅

终审:许祖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