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的状元

吉水的状元

周小鹏

按照往常的惯例而言,吉水一直以来自称历史上有过六位状元,即“一县六状元”,而且都是本土状元,不是寄籍状元(所谓寄籍,就是户口已经迁到其他地方,实际上是占用其他地方的指标与名额,类似于今天的“高考移民”),名单为文天祥、胡广、刘俨、彭教、罗洪先、刘同升,并以他们为荣,甚至有“五里三状元”的文化盛况流传至今。在吉水县的诸多典籍史料的记载中,都采用这一数字和说法。

这六人考中状元的时间是:文天祥(宋理宗宝祐四年即公元1256年)、胡广(明建文二年即公元1400年)、刘俨(明正统七年即公元1442年)、彭教(明英宗天顺八年即公元1464年)、罗洪先(明嘉靖八年即公元1529年)、刘同升(明崇祯十年即公元1637年)。

由于他们给历史上的吉水乃至今天的吉水都争得了荣誉、增添了光彩,因此吉水人民给予了他们极高的褒奖和纪念。在城北的文化公园,修建了状元柱,将他们的形象与业绩镌刻其上。在城南的进士文化园,修建了状元长廊,为每人专门修建了一座牌坊,并镌刻对联与匾额赞颂他们的生平与业绩,供南来北往的游客们观赏与景仰,供后世永远瞻仰和学习。

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和行政区划的调整,上述六位状元中,有的家乡已经不属于吉水县的辖地。因此,有专家、学者和爱好者、知情者便提出:如今吉水县辖地内的状元已经不足六位了,还能够对外宣称“一县六状元”吗?的确,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原属吉水县的个别地方已经划给了其他行政辖区,不再属于吉水县了,再用上述六位状元来对外宣称“一县六状元”确实显得不妥。即其中的文天祥、胡广二位状元,其家乡如今属于吉安市青原区的辖地,他们应该计为青原区的状元,而不是吉水县的状元了。当然,从尊重历史的角度而言,继续把他们算入吉水县,也未尝不可,只是与现实有些不符,因此就惹来一些专家、学者和爱好者、知情者的异议,不够打起“笔墨官司”来。

这二位因行政区划调整而划走了的状元,最富有争议的是文天祥。吉水人一直以来都用一种“我自岿然不动”的姿态,理所当然地将他计入本县历史上的状元之列。但在公元2000年以前,吉安县却与吉水县打了不知多少年历史的文字官司,如今则由青原区接棒继续与吉水县进行这场学术界几乎无休止的学术官司,吉水县知名的地方学者曾采堂先生撰写的《文天祥籍贯考证》一文就是这场笔墨官司的有力证据,该文刊载于1986年第3期的《宋史研究通讯》(中国宋史研究会主编),并且收录于1989年9月版的《吉水县志》(新华出版社出版)“人物”篇作为附件。说实话,我很为曾采堂老先生的考究精神所感动,这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才应该有的精神与作为。从如今的行政区划而言,文天祥与胡广一样,都已经是青原区人了,没有什么值得再争论的。至于尊重历史的计算法,那就看专家、学者和爱好者、知情者各人的取舍与喜好了。

现在回过头来说吉水县的状元,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一县六状元”中的二位,居然被划给了其他辖区,不再属于吉水县了,那么这个“一县六状元”的说法就得改了,改称“一县四状元”才是符合事实的。这样一来,吉水县城文化公园的状元柱也好,进士文化园的状元长廊也好,六位状元的雕刻与牌坊,只能算是尊重历史的见证。

不过,本人却认为,吉水仍然可以继续高举“一县六状元”的伟大旗帜,继续以吉水有六位状元为骄傲、为自豪!因为划走了二位状元,吉水可以补充二位状元。这补充进来的二位状元,分别是刘伯文、王艮。

刘伯文,字政平,南宋后期某科武举第一人。根据《宋史翼》的《忠义传》记载,“刘伯文,字政平,吉水人,以武举赐第一,从勤王”。很显然,这个“武举赐第一”,就是武状元。这位武状元在南宋受到元军进攻的时候,得到文天祥勤王的号令,就积极响应,与一群抗元义士结约投奔文天祥。为了尽快到达文天祥的督府兴国,共谋大义,他们乔装打扮穿过元兵的封锁线。然而,当他们行至袁州仰山庙时,被巡逻的元兵所拦阻盘查,从他们的行李中查抄出了很多与文天祥有联系的文书。为了不使同行之人暴露,刘伯文把事情全部承担下来,毅然走上刑场,慷慨就义。后来,他的家属迁徙到今天的河北一带。这样一位武状元,事迹载入了《宋史翼》和《吉水县志》,却被崇文持正的吉水人一直埋没在故纸堆里。如今,将他从历史深处请出来,补进“一县六状元”这个荣誉当中,一点问题都没有。

王艮,字敬止,吉水县文昌乡带源人,即今天吉水县水南镇带源村人。《明史·列传·卷三十一》记载,“建文二年进士。对策第一。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广也。艮次之,又次李贯”。这话告诉我们,王艮当年殿试考得非常好,成绩列第一,原本是要点状元的,但因为长相差了可能不止一些,朱允炆不喜欢,于是手一抖就点了长相英俊潇洒的胡广一个状元,只给王艮点了个榜眼。因为这一点,从那时起,吉水人一直把王艮称作“状元公”。据说,当时王艮并不服气,朱允炆也觉得自己这个皇帝以貌取人做得太过头了,于是又考了王艮与胡广的联对与诗词,王艮以“梅花诗”与对联当场胜了胡广,因此朱允炆便特准王艮与胡广一道,打马游街,当时的金陵街头就出现了两个状元一同游街的场面,轰动一时。从此,王艮便得了个名誉状元的称号,而且被准许在老家带源建了一座状元牌坊。从名誉状元的角度来看,他与董德元一样,完全可以被后人隆重地请进状元的序列之中。在永丰和乐安两个县,都把董德元这个榜眼、恩赐状元堂而皇之地列为状元,甚至把“恩赐状元”改做“恩榜状元”。

这样一来,吉水“一县六状元”的文化盛况没有变,只是名单变了,他们分别是:刘伯文(南宋后期某科武状元)、王艮(明建文二年即公元1400年名誉状元、榜眼)、刘俨(明正统七年即公元1442年状元)、彭教(明英宗天顺八年即公元1464年状元)、罗洪先(明嘉靖八年即公元1529年状元)、刘同升(明崇祯十年即公元1637年状元)。今后,吉水若再建设“一县六状元”的纪念设施,就要记得将文天祥、胡广二人变更为刘伯文、王艮二人,让这二位被埋没在民间与故纸堆里的古代先贤也能享受笔墨香火的供奉。

编辑:董俊

审核:夏侯寅

终审:许祖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